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成龙成章实验中学
教师频道
校园公告
快速通道
教研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研动态 >> 正文
浅谈综合材料在儿童绘画创作中的运用
文章来源:罗金桥小学部            作者:王倩文

浅谈综合材料在儿童绘画创作中的运用

罗金桥成龙成章学校小学部 王倩文 

   1.目前国内儿童画教学现状分析

   1.1儿童画的现状

   1.1.1传统美术教育的教学内容

   传统的儿童画教学重视的是技能的传授和基本理性知识,把教给儿童专业技能技巧作为掌握知识、发展理智的最基本的途径,在教学中老师向儿童传授知识,这种传授方式使儿童只能被动的接受一套死板的方法,从而消除和压抑了直觉的认识作用,把儿童的灵感和天赋也抹杀了。在许多儿童的画中,在他们的不同状态和心情下所画的画了解到不同的教育对儿童所起的不同作用,证明了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既能够培养他们的绘画能力,当然也能阻碍他们的绘画能力。

   首先,在传统的儿童画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常常忽视儿童成长的历程,其设置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往往脱离儿童实际如:教材内容山简到繁,并简单的认为物象的形状越简单,儿童越容易掌握和接受。其实这忽视了儿童与生俱来认识世界的过程与发展规律其实孩子从来就小是以形的繁简来认知与发展的,他们更热热衷于自己熟悉的或感兴趣的人和事。

   其次,在传统儿童画教学方法上注重临摹,却忽视儿童对于事物观察之后的个性表现,以简化了的图形做为形象表现的模式,通过机械式临摹灌输给儿童,把学习简笔画作为让儿童掌握绘画的“词语”。这使得孩子们小知道绘画形象来源于生话,或是小懂得通过观察发现各种事物形态特征的异同,临摹教学使儿童对生话中的美无动于衷,对生动有趣的物象小会画也小敢画,以致孩子的画没有了个性,缺乏了心灵的感受。

再次,传统的儿童画教学评价也很不合理,评价作业的标准是看画的像不像,同等水平的孩子都用像不像来评价,忽视了艺术中的多元化表现,忽视了儿童本身的思想与个性、以及他们的情感和实际的发展水平。

   1.1.2传统美术教育的教学方法

   在中国,儿童美术教育,注重临摹……一般都习惯于以写实美术教育为体系的教学方法,从而将儿童的个人表现与想法忽视了,以简化了的图形做为形象表现的模式,通过死搬硬套的临摹方式灌输给儿童,把学习绘画作为让儿童掌握画画的方法。在成长中的儿童,他们的天性是模仿,如果大人先入为主地教他们画一些套用的模式化的东西,那么定势将会在儿童的脑中形成,儿童学会了这些定势的东西,于是将这些公式套用在自己的画里,就出现了所有儿童画一个模子的风景,比如小鸟,大树,花花草草……,都是一个样。比如常见幼儿园的孩子用一条折线画大雁,他们从老师那里得到一个错误的概念,认为这个符号代表鸟,他们不知道生活产生绘画形象,他们不懂得通过自己观察发现各种形态特征的鸟长得是不一样的,临摹使儿童对于画的感知成都迟钝不敏感,对能想象的生动的物象不会画也不敢画,导致了孩子的画没有了自己的想法,缺乏了心灵的感受。

    1.1.3传统美术的教学评价

   在传统的美术教育中,想不想成为了评价作业的标准,只看中作品最终效果,用统一的标准来评价衡量不同能力水平的孩子,忽略了儿童的个体差异,忽视了绘画中的多元化表现,忽视了儿童个性、情感态度和实际的发展水平。艺术教育和其他学科的教育

   是不同的,艺术创造的答案永远都不是同一的。艺术造型是人的精神产物和表达情感的视觉语言。每个人的生活感受不同,所以他们想表达的必然也不同。传统美术教学强调学生临摹老师范画,以像不像为衡量标准,有统一性,从而带来了学生思想的僵化,不敢大胆想象,没有思考能力。

   2.儿童画对绘画材料的运用

   2.1绘画材料的多样性

   在现在的儿童画中有各种各样的绘画的方式,以及各种想象创新能力。绘画活动必不可少的就是绘画材料,而绘画的材料是绘画过程中的表现媒介。当儿童在绘画时,会尝试着把他本来就有的或者他发现的,能表现出一种见解、感觉、意向或观念的从视觉的角度呈现出来,然而儿童在绘画时所表现的这个过程必须要有一种绘画工具作为媒介‚。由于要把绘画工具转变为媒介,必须在使用绘画材料呈现绘画的过程中,对材料具有驾驭能力,所以儿童在使用某种绘画材料时展现出的水平的使用方式与能力,会影响他们最终绘画的结果。也就是说,幼儿对绘画材料的使用可能影响他们作品的水平,从而使用绘画材料的技能水平也成为评判儿童绘画水平的标准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供幼儿选择的绘画材料多了起来,从最开始的铅笔、蜡笔,到现在的油画棒、炫彩棒、各种颜料、甚至多媒体绘画软件等。不同的绘画材料有不同的特点,每一种绘画材料使用的方法也不一样。儿童喜欢新鲜的事物,多种多样的不同的绘画材料,可以激起儿童的兴趣;所以,多种绘画材料的选择,也为儿童的创作和想象力的发挥提供了更适合的途径。

   3.综合材料在儿童绘画中的运用

   3.1.1绘画综合材料贴近生活

   综合材料,意思就是将不一样种类的材料一起运用,不同的材料在同一堂美术课程中呈现出来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在美术教学中使用到的材料种类应该尽量丰富。如果要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热情,那么就从生活中寻找随处可见的材料进行绘画是最好的途径。只要留心认真发现,生活中很多材料都可以和绘画相结合。

   不一样的材料在一样的绘画内容中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效果,根据绘画内容提前选择好材料能更好的激发起儿童绘画的兴趣,支持儿童更快、更方便的画好画。生活中可用到的绘画材料到处可见,只要留心,身边的每一样东西都有可能成为儿童绘画的材料。儿童的已有经验来自于生活,那么如何让绘画材料也来源于儿童的生活呢?

   绘画创作必须要有原材料,原材料包括来自大自然的各种各样的物质材料和儿童对生活的感受。美国艺术心理学家阿恩海姆曾说过:“绘画活动实际上是一种通过创造与刺激材料的性质相对应的一般形式结构来感知眼前的材料活动。”综合材料活动中丰富的材料和工具,给幼儿提供了丰富的表现手段和内容,幼儿可以自由探索绘画中的物质材料,并学会有选择地使用它们。

   如何让材料贴近生活呢?首先是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先让他们自己寻找绘画材料,然后再从旁引导,尽可能地让他们搜集身边的自然物和熟悉的材料,如平时如何让材料贴近生活呢?首先是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先让他们自己寻找绘画材料,然后再从旁引导,尽可能地让他们搜集身边的自然物和熟悉的材料,如平时看到的废报纸、管子、塑料袋等,当然也包括像植物的种子,还有随处可见的石头等。儿童把这些贴近生活的材料搜集起来,然后进行分类,专门建立材料区以保管材料。这样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搜集起来,儿童在绘画创作中便可以有多种材料选择,充分发挥创造力。例如在创作风景画时,学生可以自己摆放搜集的材料,将废纸、植物、石子等排成自己心目中的美丽的地方,这样就多方面锻炼了他们的能力。每名学生的画作都不相同,不同的想象都出现在画中,儿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熟悉的、贴近生活的材料进行的创作,这充分体现了儿童充分的想象力。他们在综合材料的运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潜力和兴趣。所以顺应学前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孩子提供的材料更应该是安全、无毒、卫生,而且要有一定的教育价值;材料应经过教师的筛选,同一次活动中,材料要丰富多样,使孩子们有更换、选择的余地;材料的结构、难度也要符合绘画特点和儿童能力的需求。

   3.1.2选用材料的多样化

   新材料的选用,其主要目的就是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对绘画新材料的选择不应该有什么限制,最重要的是看所选用的新材料是否有利于表现创作主题。如有的画面可以利用撕碎的报纸粘贴,再用油画棒或蜡笔配些颜色,这样画面较平涂的画面更具层次感、立体感;又如画面中天空中的云朵可用棉花来表现,由于其立体感突出,所以艺术感较之画出来的云更具魅力;再如,选用各种树叶、花瓣进行拓印,利用花瓣表面纹理作画,可使画面获得其它绘画材料难于达到的,奇妙的装饰效果。

   另外,美术材料还可选择毛线团、吸管、羽毛、锁片等装饰品,将这些材料镶嵌于画面中,也会产生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由于上述材料很普通,看上去很自然,但一旦根据创作主题巧妙入画后却有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魅力。每当作品完成时总是能给孩子意料之外的惊异和喜悦。孩子不但从绘画过程中得到了心灵的陶冶,同时由于材料的自然特性也满足了孩子对自己作品的艺术再现的审美标准。最重要的是,孩子在整个绘画过程中,能够深切地亲身感悟到艺术创造所带来的那种难以言状的持久的乐趣,不断挖掘出自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潜质。 

   绘画材料的创新采用,确实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体味这种力量带来的快乐,让幼儿在绘画活动中“动”起来,感受生活、融入生活,获得美的体验,形成自然、真实的审美情趣。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幼儿的现有水平,确定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使幼儿陶醉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追求中,为他们以后的美术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好美术课是采用综合材料的主要目的,激发学生的绘画的热情,培养儿童的情商。所以在课堂上,材料的种类不做出限制,在贴近生活和适合年龄的基础上,多种多样是综合材料的核心特点。只要是与课堂主题相符的,油性、水性颜料,沙子、布头、彩色绒线等实物材料,木板、葫芦、报纸等多种载体,都会出现在课堂上。当在进行空间三维绘画制作时,可以用棉花糖制作云,用棒棒糖制作树,用巧克力制作草等。只要能够让儿童在绘画过程中收获快乐,这些材料就是可以作画的材料。

    3.1.3综合材料的效果需要显著

   不管什么类型的材料的运用,最重要的是要他是否有效果。只要能让学生学习到知识就是好的,如果一个苹果,它可以让学生想到牛顿,也是很棒的材料。在绘画过程中,不必纠结于这堂课是学习水粉还是素描,只要能够表达这个意思,出效果了就是好的。就算是一样的材料,只要充分发挥作用,当然,每位学生的画作都会不一样存在着差异。绘画本来就是一种很感性的表达,绘画所创作的结果就是学生心灵的写照,效果显著的综合材料能有效的帮助儿童充分完成这个任务。

    4综合材料对儿童绘画发展的作用

   4.1丰富绘画形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挖掘儿童绘画的灵感

   追求奇特的事物、和强烈的好奇心是儿童的重要特点,永远不改变的绘画形式和教学方法,只会使儿童感觉索然无味。儿童在绘画活动中表现创造的热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某种动力,这种动力既来自于儿童本身的自我表现欲,也来自老师的鼓励、支持和有趣的教学方法和课堂。因此,教师要巧妙地抓住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的特点和儿童纯洁幼稚的童心,根据他们的兴趣,采用多样化的绘画形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有计划、有成效的挖掘和培养。

   有一位老师在指导儿童绘画“我家的房子”时,他改变了在课堂上的传统教法,而是带孩子来到户外的水泥地上,以水泥代纸,让儿童拿粉笔在水泥地上画自己的家。由于绘画形式的变化,儿童兴致都很高,不仅画自己的家,还画通往自己家的路,很好地掌握了使用图形、线条画房子的技能。随后,这位老师还请每个儿童邀请小朋友到“自己的家”中做客,孩子们在他们自己画的房子里走来走去,享受着一种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要彻底改变原本有的观念,使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儿童活泼广阔的思维,唤起他们丰富的情感,才能真正实现美术学习的价值。

   另外,由于儿童的注意是以无意注意为主导的,因而那些对儿童来说新鲜的、形象鲜明生动而又富于多变的物体,才是他们感兴趣的,也最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所以,我们在指导儿童绘画的过程中,要积极创设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与文化环境,应该多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如电影、电视、参观、访问、表演、看幻灯、看录像、多媒体等等,制作形象鲜明的教具、小木偶、小面具等,甚至用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创设情景,这样的教学方式要比单纯用语言指导进行效果要好得多。

    4.2提供多样化的绘画材料和方法,激发儿童绘画的积极性和主动

   儿童认识的发展刚好处于没有意识阶段,参加美术活动往往是因为兴趣,只有儿童感兴趣的东西,才能激起儿童参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让儿童尝试接触多种的绘画材料和方法可引发儿童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兴趣,刺激他们的的操作欲望和创作灵感。相反,如果绘画中总是一成不变的一支铅笔、一张白纸单调重复,就难以引导儿童在绘画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新鲜、特别的材料可以提高儿童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和好奇心,使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为了使儿童在绘画活动中更好的表现和创造,教师应为儿童节不断寻求并提供丰富多样的绘画材料和工具,开展多种形式的绘画活动。

   在绘画中,可供儿童选择使用的工具和材料很多,有铅笔、油画棒、蜡笔、彩色铅笔、彩色水笔、油画笔、彩色粉笔、油墨、毛笔、水彩笔、墨汁、白报纸、宣纸、卡纸、布、染色水等等,儿童可按照需要自己进行选择。运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经常会使同一种题材的画具有不同的效果,例如画一幅同样内容的画面,用铅笔勾画显得朴实,用水粉涂抹显得艳丽,用水墨描绘显得古朴,用蜡光纸粘贴显得富有立体感。将不同种类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合理组合和混合使用,也常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儿童在绘画中发现和创造出更多东西。

   除了以上常用的工具外,还可利用生活当中随处可见、随处可拿的物品来作绘画的材料和工具。如还可用棉签、树枝、树叶、勺子、瓶子、盖子等作画笔,用藕、萝卜、土豆、橡皮作刻模印章,用吹塑纸、旧报纸、旧挂历纸、废胶片、碎布等采用剪、贴、折、撕等不同的方法进行创作,还可使用弹子滚画、吹画、牙刷画、指点画、蘸染画、喷洒画等,并可尝试在白布、地上、墙上作画。

   这些绘画材料和方法的每一种尝试都会给儿童带来不同的画法和意外的效果,它有利于儿童开拓视野、增长知识,也能增强儿童画的艺术效果。有时,尽管有预想的效果和设计过程,但最终画面总是会出现一些原来预料不到的效果,这对儿童具有非常奇妙的刺激性,从而提高儿童参与绘画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3培养儿童观察能力,引导其发现美并欣赏美

   生活是艺术的来源,要把丰富多彩、瞬息万变的生活反映到绘画作品中去,观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获得不同的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观察,儿童能感知事物不同的特征,能加深对不同事物的认知,能对各种事物进行比较。罗丹说过:“对我们来说,自然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在实际的绘画教学中常会发现:很多孩子的画内容太少了、形象概念、造型呆板,画来画去永远是一样的东西,绘画水平也提高得非常的慢。造成这个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儿童缺少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所致。因此,观察是进行创造性绘画活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儿童的绘画题材,来源于间接生活和直接生活,来源于对大自然的感知,是儿童对客观世界的印象。他们的绘画行为深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绘画的形象是建立在合理的儿童生活基础之上的。现实生活、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在儿童幼小的心灵里都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印象,他们通常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真实的通过绘画表现出来,反映着他们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也获得了成人所体验到的生活情趣。因此,他们的绘画是儿童内心世界的反映,是儿童天性和个性的自然流露,是儿童自我表现的一种形式,更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因此,作为教师,在儿童绘画的教学中,应善于引导儿童树立良好的审美观念,鼓励儿童多观察,引导儿童不断积累生活经验,丰富自己的知识作为创作素材,如春天带儿童种花种草,秋天带儿童采集落叶,观察大自然色彩的变化,以及在家帮妈妈做家务,给小猫洗澡,给小金鱼喂食等,甚至通过图片、电视、录像进行观察。这些自然界的变化,身边发生的事,相关获得的知识都会给儿童带来影响。有些事对于成人也许不值得一提,但对儿童却是极好的创作素材。他们在绘画创作时就会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最新鲜、最激动、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事情用画笔画出来。像绘画活动“下雨天”,即可带领儿童观察下雨时灰蒙蒙的天空,烟雨朦胧的远景,雨中行走的人们的表情、动作,五颜六色的雨具,雨点落下时溅起的水花,树叶上晶莹的雨珠,再听听下雨时“沙沙”的声音,甚至穿上雨鞋,带上雨伞到室外去淋淋雨……。通过对这些情境的体验,引起儿童情绪上的兴奋,从而激起幼儿创作的动机。利用综合材料进行创作,从而创作出好的画作。

    综上所述,综合材料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运用,与儿童绘画创作的特点相结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综合材料以其生活化、适龄化、多样化和效果显著等特点,运用于儿童绘画时发挥了很好的催化作用。

分享到:
日期:2020-12-8 | 浏览次数:9635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管理登陆
Copyright ©  2013 hyclxx.com 成龙成章实验学校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网址:http://www.hyclxx.com 备案编号:湘ICP备20011834号-1 技术支持:李明,QQ:109365129